个人工具
视图

辱包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辱包或辱包文化,是中文网民对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个人进行恶搞、讽刺和调侃的网路迷因,也从官方媒体常用的“辱华”含义演变而来。其中,“包子”用以指代习近平,源自2013年12月28日,习近平到北京月坛北街庆丰包子铺吃包子的事件。在新闻稿中,有些官媒甚至使用了“亲自拿钱,亲自品尝”的夸张描述。

此次作秀式的亲民活动遭到了部分网友的质疑。同年12月31日,署名“郑直”的网民发帖《习近平包子背后的四海微传播是谁?》,分析认为并非网民“偶遇”习总吃包子;这是一场官方协调好的公关举动。

习近平光顾北京庆丰包子铺在中国掀起“包子热”。庆丰包子铺一举成名,被纷纷要求加盟。庆丰包子铺设“主席套餐”,京东商城直接针对北京地区推出了庆丰包子铺主席套餐抽奖活动。而庆丰包子铺此后成为北京上访民众的光顾地点,将这里变成了“信访局”。一营业员说,常有一些上访人士举着各种标语牌和横幅举行示威,有的示威结束后就进来吃包子。

此次颇有争议的事件令习近平被戏称为“包子帝”或“习包子”,网友在审查系统的压力下开始用“包子”代指习近平。因为对中共的批评声音经常被中国政府说成是“辱华”,因此网民将对习近平个人崇拜的讽刺和批判戏称为“辱包”。而在2018年习近平修改宪法,显露出其政治野心后,也有网友采用“庆丰帝”之名讽刺他。

辱包文化目前已经成为中文互联网的一种娱乐趋势,其内涵不单单是最初关于“包子”的羞辱性称呼,进而发展出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小熊维尼

由于习近平的外貌被认为与迪士尼经典卡通角色小熊维尼相似,2017年网络上开始出现相关恶搞,“小熊维尼”“维尼熊”等旋即成为新的敏感词。在微信、新浪微博上输入“小熊维尼”,虽仍能看到相关文章,但若要在微博上评论,输入这四个字便会出现评论失败的讯息,并且微信上的“小熊维尼友情系列”表情图被下架。

连任终身制:

2018年3月中共“两会”期间,在中国问答网站知乎上有网友询问“客车司机连续疲劳驾驶不换班,作为乘客应该怎么做?”的提问,被指影射习近平修宪,通过国家主席可以连任多于两届。随后,北京网信办发布紧急通知。“知乎”平台因管理不严,传播违法违规信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各应用商店下架“知乎”App七天。

细颈瓶:

2019年12月,在知乎上有网友询问“如何清洗细颈瓶”,音同“习近平”,被知乎以“违反互联网相关法律规范”而删除,网上随即出现相关创作。

错字大王:

2016年9月4日,习近平在G20杭州峰会开幕演说时,把先秦史籍《国语·晋语四》中的“轻关易道,通商宽农”,错读为“通商宽衣”。随后,中共宣传部在网路上删除屏蔽“通商宽农”这个成语:微博、微信公众号、博客、论坛、贴吧等互动平台,立即对“通商宽农”以及相关事件内容屏蔽,拦截,严格删除有关评论、图片、影片和相关信息。要求各网24小时全面监控并手动清理领导人G20讲话“通商宽农”口误相关内容,不要在网站后台使用关键词屏蔽方式,每两小时向上级反馈一次最新的情况汇报。新华社等官方网站上尽管有习近平演讲的文稿,但已经将其音频中“轻关易道,通商宽农”一句移除。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发表讲话时,将西藏史诗《格萨尔王》错读成“萨格尔王”。新华社对习近平讲话影片中的错误进行修动。新浪微博也立刻对习近平念错格萨尔王名称的消息、评论等展开审查,当时有一段时间无法搜到“格萨尔王”和“萨格尔王”两个词语。

力量举重:

2017年习近平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中自述其插队经历时说,“我那个时候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我不换肩。”该形容遭到了网友对于合理性的质疑。有网友引述维基百科的话:驴,一般驴的负重可以达到一百公斤,连续走动五至六小时的山路没有问题。这句名言也遭到了微信单向屏蔽。

有网友以“辱包”的关键字搜寻2012年11月至2023年1月帖子,结果有约8万条有关帖文。其中内容可以分为有政治倾向的,如讽刺习近平“独裁者”、“庆丰帝”;二是针对习近平个人,例如“小熊维尼”;三是情绪导向,例如直接骂习近平“习大犬”、“习猪头”。

2018年算是一个“辱包”的小高潮。这个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习近平修宪的一种不满,那个时候就是很多人突然意识到,这个习近平确实想要改变中国的领导人的连任制度,真正的要去当皇帝了。

研究结果显示,踏入2020年夏天,“辱包”开始活跃起来,到2021年初更是高峰期,帖文大多是情绪导向,这可能是因为新冠封控引起民众不满,但这种情绪很快退潮;到2022年中国召开二十大之后,“辱包”又到高峰,一个月接近3,000个相关帖文,但内容开始转向政治方面,已远超于对习近平的个人发泄。

这种对于中共领导人的政治性迷因长期存在。有网友将辱包和膜蛤文化进行了对比,指出“蛤蟆”最早是对江泽民戴眼镜的蔑称;早期辱包文化中的“维尼”则恰恰相反,是用来形容习近平亲民可爱的形象。现在这两个词的意思完全对调了,实在是耐人寻味。

也有网友提出疑问“辱包会不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成膜包?” 大多数网友表示其答案是消极的,因为围绕江泽民本人的膜蛤文化的存在原因主要是江其个人的毫不掩饰的嬉笑怒骂所表现出的娱乐价值,这正是大多数中共官员所不具备的。

然而,习近平一直致力于把自己包装成威严大帝千年圣君,却又洋相百出,给人打肿脸充胖子的印象,因此他只会招来嘲笑与蔑视。

致力于传播辱包文化的博主“墙国蛙蛤蛤”说道:

习近平定于一尊,无限期连任,这不叫“独裁”,叫“全过程人民民主”;大批民众被裁员无奈打零工,这不叫“失业潮”,叫“灵活就业人口高达2亿”;6亿人每个人收入不到1000元,这不叫“贫穷落后”,叫“全部脱贫全面小康”。[1]

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对于辱包文化的评价是:“这些视频尽管在音乐、视觉制作方面水平不高,像小孩子玩闹般地将新闻素材东拼西凑,但我还是很鼓励他们继续玩下去,因为‘幽默有时候是一种非常好的武器。’”

和风靡前苏联的政治笑话一样,在风声鹤唳的政治高压下,辱包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亚文化。在这种共产专制社会,用这种恶搞的方式来解构官方叙事,瓦解它的权威,这是民间反抗长期有的方式。

关于更多“辱包”的图集与音频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参考资料